您的位置:主页 > 市场信息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这家信息化企业两度上市,卖出89亿美元-香港期
大洋彼岸,作为医疗信息化分支的医疗收入周期治理又传来一则重磅新闻。
美国医疗收入周期治理行业的老牌企业R1 RCM(下文简称R1)在8月初宣布已与收购方杀青最终协议,将以高达89亿美元的价钱将公司出售并私有化。这也是短时间内该行业又一次重大事宜——该行业的独角兽企业Waystar刚刚于6月初乐成IPO,并召募了近10亿美元,也被以为是2024年数字康健领域*规模IPO。
R1何以在资源市场上云云吃香,医疗收入周期治理(RCM:Revenue Cycle Management)这个平时海内少为人关注的领域事实有多大空间?动脉网对此举行了整理,以为行业参考。
两次被强买 退市重上市,
这家公司不缺话题性
凭证R1宣布的信息,本次收购颇有一些戏剧性。
在收购大戏最先之前,R1的主要股东主要有两家。住手2月23日,TCP-ASC(投资机构TowerBrook Capital Partners和医疗服务机构Ascension配合持有的投资工具)和New Mountain Capital两家大股东配合持有62%的通俗股,且相互的股权十分靠近。
在R1交出一份漂亮的2023财年年报后仅几天,New Mountain Capital就公然提交了收购申请。彼时,New Mountain Capital及其关联机构持有32.4%的R1股份,并希望以每股13.75美元的价钱收购其所未持有的剩余公司股份。整个报价的总额略低于58亿美元,收购股价也比上一个生意日(2月23日)的收盘价溢价24%之多。
为了完成收购,New Mountain Capital与另一大股东TCP-ASC举行了艰辛的谈判。不外,双方并未杀青协议。相反,TCP-ASC背后的TowerBrook Capital Partners很快便团结Clayton,Dubilier&Rice(CD&R)旗下相关投资基金,也提出了收购提案。
TowerBrook Capital Partners和CD&R提出以每股14.3美元的价钱收购剩余股权,相比New Mountain Capital给出的收购价钱,显然更为优厚。凭证R1新闻稿披露的信息,由TowerBrook控制的投资工具在8月初已拥有该公司36%的股权,这将使R1的市值到达89亿美元之多。
这一连串的新闻也刺激了R1的股价上涨。在最初收购新闻公然前的最后一个生意日,其股价收盘价为11.1美元,现在,其股价水平维持在14美元左右,比之前大涨了靠近三成。
最终,TowerBrook Capital Partners青出于蓝完成了收购。在收购完成后,R1也将从纳斯达克退市,成为一家私有化公司。
有意思的是,这现实上也是R1历史上第二次“被收购”和第二次“退市”。
这家确立于2003年的企业前身为Accretive Health,它提供了行业*个端到端的RCM解决方案。颇有特色的是,那时的Accretive Health并不但独提供咨询或接受医院RCM事务,而是与客户互助5年,随后*性将照料分配给特定客户,与医疗机构协同事情。其收入主要包罗基本用度,以及后续与*年基线相比运营提升和成本削减等措施所发生所有收入的百分比。
Accretive Health在2007-2011年时代迅速增进,营收一度到达2.5亿美元,同比增进跨越50%。随后,其在2011年上市,市值一度高达26亿美元。
然而,这家那时的明星企业由于一系列失误陷入逆境。2011年,其员工丢失了一台包罗23000名患者小我私人信息的条记本电脑,导致数据泄露,引发漫长的诉讼并导致焦点客户弃之而去。直至2013年,其才与政府杀青息争。
随后,2014年3月,由于错过了财政重述,Accretive Health被纽交所摘牌退市,转至场外生意市场生意。这也是这家公司的*次退市。
直到2015年6月,经由一系列调整后的Accretive Health宣布已完成本该于2014年完成的立案,重新上市。
这一年,美国最着名的医疗团体之一Ascension成为了Accretive Health的客户。随后,Ascension团结TowerBrook Capital Partners提出了恶意收购要约,要求以每股2.5美元,总计2.6亿美元的价钱收购Accretive Health,并威胁若是无法完成收购将不续签于2017年到期的条约。
Accretive Health一度以为收购价钱过低拒绝了收购,不外,由于Ascension是其*客户,带来的营业规模占比险些过半。最终,Accretive Health不得差异意被收购。
固然,Accretive Health履历的*次收购也竣事了其耐久的动荡,使得营业快速重回正轨。根据那时的展望,Accretive Health的收入将在10年内至少增进3倍。
这个展望显然守旧了,要知道,2015财年其营收为1.172亿美元,收购股价也只有2.5美元。现在,这家公司年营收已经跨越22亿美元,股价则来到了14美元的水平。
2017年头,Accretive Health更名为R1 RCM,更是走上了生长快车道。
凭证其年报显示,R1在2023财年实现了高达23亿美元的营收,与2022财年相比增进24.8%;净收入则到达330万美元,比上一财年6330万美元净亏损的显示大幅改善。调整后EBITDA高达6.143亿美元,也比2022财年暴增了45%之多。
R1近年财报数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R1一直保持了颇为稳固的增进,2014-2023年间营收复合增进率高达26.78%。
而在2024财年的上半年,R1也有精彩显示。只管由于Change Healthcare网络攻击的缘故,营收显示不及预期,但其Q1营收仍然到达6.04亿美元,同比增进10.7%。Q2营收到达6.279亿美元,同比增进12%。整个2024财年预期营收将到达26-26.4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则预期将到达6.25-6.5亿美元。
在R1的眼前,刚适才在6月乐成IPO,被以为可能创下2022年来数字医疗*募资规模(9.675亿美元)的Waystar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在整个2023财年,Waystar实现7.91亿美元营收,净亏损为5130万美元,只比R1单季度营收略多一点。
这样一来,或许就不难明白R1的两大股东花上几十亿美元也要一争高下。
被外资雪藏,又一民族品牌危矣
这个海内没有的赛道,
“钱”景大好
RCM,也就是医疗收入周期治理,是医疗机构用于治理与医疗服务计费和收取收入相关的财政操作的历程。
简朴来说,RCM包罗从患者的初始放置和注册,到将提供的照顾护士转换为可计费代码,然后提交报销给支付方,再到过账付款、应收账款,最后是天生患者账单,整个流程涉及“预约/预先挂号-福利查询-就诊-天生账单和编码-第三方后续追踪-支付或拒付治理”。
理想的RCM目的应该使得医疗机构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足额收取服务对应的用度而没有任何延迟或错误。
要知道,医疗机构的主要收入来自保险报销,然而,这一支付流程十分庞大,从患者进入医疗机构接受服务到服务后的支付报销,中央有数十个相互依赖的步骤。这些涉及多步骤的事情流程中,确定医疗机构应获得若干保险报销支付的历程甚至涉及数百万个变量。除了上万个不停转变的诊断代码,另有怪异的保险支付条约,每份条约又都有单独的规则、流程和报销要求。
近几十年来,美国商保市场以及雇主福利设计的高速生长使得整个医疗支付系统愈发庞大,人工处置已经完全无法跟踪和治理所有这些变量,加上不停转变的羁系律例,一定导致医疗机构报销支付事情流程的延迟和付款时间变慢,稍有不慎还会导致医疗机构提交的报销支付金额错误甚至被拒绝,从而导致收入损失。
纵然到了RCM已经成熟的2021年,美国仍然有约莫17%的医疗报销在提交之初被拒绝。这种错漏一旦发生,便只能通过诉讼程序解决问题,费时艰辛又价钱昂贵。
这也成为了RCM在美国获得重视的直接缘故原由。
1996年,美国出台了《康健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HIPAA)为医疗信息化的电子数据交流设定了尺度,成为了推动RCM快速生长的另一推手。HIPAA律例要求任何传输医疗数据的医疗机构必须接纳尺度化的电子计费做法,进而推动了尺度化计费代码的生长,从而使得向支付方提交报销比以往加倍容易,进一步提高了RCM的效率。
随后,电子病历(EMR)获得普遍接纳,使医疗机构能够更准确地捕捉患者信息,从而提高计费和编码的准确性,且EMR还使得许多流程的自动化得以实现,提高了RCM的效率并削减了潜在错误。往后时起,RCM进入了高速生长时期。
近十几年来,整个医疗行业的趋势发生了显著转变,也对RCM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好比,由于支付方的差异规则,互联网医疗服务计费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是一个颇为棘手的事情。
此外,医疗行业当下最先逐步转向基于价值的医疗服务,这导致报销越来越多地与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患者效果挂钩,而不再单纯以数目的形式举行盘算,这些报销规则的伟大转变也是RCM愈发获得重视的缘故原由。
凭证《财富市场洞察》的讲述,2022年底,全球医疗收入周期治理软件市场规模约为641.3亿美元,预计2023-2030年间的复合年均增进率将到达10.7%。
从2018年重新步入正轨后,R1开启了多次收购,逐渐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2018年,R1以4.6亿美元收购同为RCM领域介入者的Intermedix Corporation。2020年,R1收购了EHR企业SCI Solutions(1.9亿美元)和Cerner的RCM营业(3000万美元)。2021年,R1以3亿美元拿下了数字支付方案商VisitPay。
这些收购的乐成刺激了R1进一步的大额收购,并在2022年以高达41亿美元的价钱收购了Cloudmed。这家企业以智能医疗大数据剖析著称,在2021年曾为客户挽回跨越15亿美元的呆账,并为客户带来了3-5倍的平均投资回报率。
更有意思的是,正是由于这次收购,才使得Cloudmed的幕后投资者New Mountain Capital成为了R1的股东,进而引发了前文的收购攻防大戏。
2023年底,R1再次脱手,以6.75亿美元收购RCM企业Acclara,进一步扩大了其在RCM营业的份额。
凭证年报,住手2023年底,R1的平台具有处置每年跨越5.5亿次患者就诊的人口统计、临床和财政数据的架构和能力,并为全美37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其中,前100名医疗团体中有93家与其互助。同时,它还为跨越3万名医生服务。凭证统计,其营业笼罩的净患者收入跨越1万亿美元。
R1高层将其营业上的乐成归功于对手艺的掌握。
R1主要的三条手艺路径(截图自R1演讲资料)
既有的R1平台具有模块化和中央化的特点,通过引入天生式AI、智能自动化和深度数据,对支付方、EHR服务商及金融机构数据举行剖析,实现了运营效率的提升,改善了客户效果并提高了用户知足度。
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手艺则引入了下一代天生式AI手艺,大幅降低了人工行为,进而降低了错误率,并提升了处置速率。
此外,R1还在开发未来解决方案,希望提供保险发现、模块编码及患者可吸收等新功效,从而为R1在现有营业模式上探索新的营业偏向。
写在最后
从R1的收购,甚至Waystar的上市不难发现RCM领域对于美国医疗系统的主要性,也正迎来新的一波热潮。只管基于国情和医疗体制的差异,这一领域在海内暂时没有用武之地,但对于医疗信息化中的财政治理和支付治理分支来说,RCM头部企业对于手艺和流程的研究及应用仍然值得借鉴。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医疗保险支付市场未来的进一步改造,未来的某一天引入RCM也并非不能能。
另一方面,曾经冰封的全球数字康健资源市场正在逐渐苏醒——凭证Rock Health的讲述,美国数字康健初创企业今年上半年融资57亿美元,略低于2023年上半年(61亿美元),但融资事宜数到达266次,比2023年同期的244次显著更高,且大部门融资(84%)都是早期轮次。此外,IPO市场也迎来了久违的解冻。这都解释晰数字康健正在逐渐苏醒。
无论是RCM照样数字康健的苏醒,动脉网也将对此连续保持关注。无论岑岭照样低谷,我们都将一如既往陪在创业者身边,为行业带来有价值的参考,祝人人好运。
下一篇:首旅如家,骑虎难下-国际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