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市场信息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中芯国际,操碎了所有人的心
01愤而去职的CEO
12月15日一早,中芯国际的新闻,把投资者吓了一大跳。
中芯国际正式宣布,蒋尚义获委任为中芯国际董事会副董事长、第二类执行董事及战略委员会成员,任期自即日起至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为止。
蒋尚义在业内被称为“蒋爸”。
之所以这么叫他,不仅是由于他作为“半导体大佬”在业内的威望,更由于在他的率领下,将台积电的研发团队从400人扩编到7600人,培养成天下级的研发团队,研发经费也从数十亿元扩大到百亿元,堪称是台积电很主要的灵魂人物。
按理来说,蒋爸的回归是好事。但这一新闻却引发了中芯国际人事“大地震”。
中芯国际联席CEO梁孟松对于这一人事变动表达了强烈不满,不仅对蒋尚义的回归投出了弃权票,而且愤然向董事会提交了书面辞呈。
梁孟松对此示意,蒋尚义出任中芯国际副董事长的人事变动,其是在12月9日才被董事长周子学见告,此前对此一无所知,感应自己不被尊重和需要。
受事宜影响,今天中芯国际H股早盘停牌,A股一度跌超9%。
查阅资料,发现蒋爸与梁孟松之间并无嫌隙。
事出反常者,焉非有妖哉?
02半导体界的“吕布”
梁孟松在半导体业内,是个大咖,也是个怪咖。
梁孟松于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取得学士与硕士学位,其后于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他拥有跨越450项半导体专利,曾揭晓手艺论文350余篇,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在攻读博士学位时代,梁师从胡正明教授。而胡正明又是什么人?他是台积电的执行手艺长,7nm以下芯片制程工艺中普遍接纳的、赫赫有名的Fin-FET架构的发明者。
走出象牙塔的梁孟松,追随师父的脚步,加入了台积电担任资深研发处长。
在那里,他的手艺专长在台积电施展的淋漓尽致,他一小我私家就是台积电500个专利的发明人,远远跨越其他手艺主管。
2000年,天下半导体制程手艺来到130nm。这是一个严重的手艺分水岭,但梁孟松所向导的团队,将“铝制程”改成“铜制程”,最先寻找到了突破口。
手艺上的突破,让台积电一举击败美国巨头IBM,也让梁孟松一战成名。
然而梁孟松在台积电过得并不开心。
梁孟松遇到了自己的宿敌,与梁岁数相仿的高级手艺人才——孙元成。
2006年,执掌台积电研发部门多年的蒋爸退休了。然而蒋爸的脱离,丢给了台积电一个严重的问题。
蒋爸就像是研发部门的亚历山大大帝,麾下人才济济,但随着研发部门的日益壮大,没有了蒋爸的威严,难免四分五裂的运气。于是善于创新的台积电高管们,创新地提出了想到了个“Two in a Box”的高着:一个头儿的重量镇不住这个部门,那就任命两个头儿吧。
第一个头儿的位置,基本没有什么悬念,“钦定”给了曾就职于英特尔、资历和辈份比较高的罗唯仁。
这第二个头儿,梁孟松盼望是留给自己的。
只是事与愿违,经由上峰的缜密决议,最终被推上副总位置的,恰恰是梁孟松的对家孙元成。蒋尚义对此的注释是,孙元成卖力制程整合,较有全局观,本来就较适合当副总级主管。梁孟松的手艺能力则较精湛、但也较窄。
换句话说,梁孟松是个专才,是纵横棋盘的“王后”;而孙元成是个通才,是统筹通盘的“国王”。
前台积电主管的话,更是在梁孟松的心口补上了一刀:“他满醒目的,但个性上有时刻……。”
着实台积电不是没有给梁孟松机遇。那时刚最先筹备的“逾越摩尔定律设计”(more than Moore),亦即在成熟制程制造多样性的产物,例如微机电、车用IC、感测器等。那时上峰找到了梁孟松做牵头人。
只是梁孟松对此不屑一顾,以为要做最先进的手艺,才算重用。
心高气傲的梁孟松下定了脱离台积电的刻意。他告诉上峰,自己要去“深耕于南阳”。这句话引用的是诸葛亮深耕南阳,守候明君上门的典故。
言下之意,天生我材必有用,世间自有真伯乐。
没过多久,梁孟松加入了台积电的竞争对手三星。
梁孟松将台积电的手艺系统带去三星后,三星在短短3年时间内,制程就突破45nm,突破40nm,突破35nm……一直到16nm。
他是等来了自己的刘备,可是台积电却将他当成了吕布。
“你在我墙角挖人,我让你竹篮打水。”
很快,台积电一纸诉状将梁孟松告上法庭。败诉的梁孟松不得不脱离三星,最终加入中芯国际的麾下。
03派系之争,千头万绪
加入中芯国际的梁孟松,可以说是公司的得力干将,甚至被称为中国芯片研发的希望。
在公司双联席CEO的架构中,整个公司显著是偏向他的。在2020年PMIC极端缺货的情况下,中芯国际高层采取了梁孟松的建议,放弃了另一名联席CEO赵水师关于PMIC的扩产设计,转而专注攻克先进制程芯片。
在梁孟松的率领下,中芯国际在3年的时间里顺遂攻克了14nm和7nm的理论研究,现在7nm芯片已最先风险量产。
可是梁孟松任职之后,中芯国际内部也发生了许多怪事。
好比他刚加入中芯国际,公司人事就泛起了一次“大地震”,原有的研发职员据传去职了2/3。厥后中芯国际并没有否认事宜,只是说数字上没这么夸张。
着实中芯国际内部经常发生“怪事”,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
早在2010年,时任CEO王宁国和COO杨士宁之间就泛起了盘据。杨士宁本是王宁国一手带进中芯国际的,两人曾经配合无间,为中芯国际带来了建立10年以来的首次盈利。
但厥后的事情,人人都知道了:内斗导致两败俱伤,中芯国际又重入亏损的泥潭最终邱慈云坐收渔利成为CEO。
那时有传言称,对于中芯国际高层而言,王宁国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的CEO,而杨士宁才是最终的人选。
随着时任中芯国际董事长江上舟的去世,两人关系的最后一块压舱石被抽走,彻底撕破脸皮。
二者都是派系斗争的牺牲品。
王宁国为人谦和,在公司内部拥有很高的人望。
而杨士宁过于自信、异常急躁,急于坐上CEO职位,加上大唐的支持使得他决议一搏。然则杨士宁这一个性不讨其他股东喜欢,最终未能如愿。
中芯国际大股东大唐电信一直在钻营更大的控制权,然而王宁国坚决否决,于是王宁国因大唐电信所投的否决票最终落选了执行董事,曾经“很想好好做事”的王宁国,任职不到两年便被迫出走中芯国际。
着实股东派只是中芯国际众多派系的其中一个。
中芯国际的内部千头万绪,千头万绪。
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来自台湾,中芯国际建立初期就有大量的台籍人士加盟。在张汝京主政中芯国际时代,台籍员工和大陆员工的矛盾一直就存在,台籍员工待遇普遍高于大陆员工,引发大陆员工不满。
另一方面作为一家大陆公司,半导体产业平安无疑是很多人体贴的事情。公司来自大陆的气力希望通过中芯国际上下游的结构,实现产业平安。
而一些大股东也自成一派,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的。
那时,王宁国和杨士宁这次人事争斗背后都站着相当多支持者,基本也是台籍支持王宁国、大陆籍支持杨士宁为多。
只管“二宁”之战已经落下帷幕,但很显然,中芯国际的继任高管们始终没能很好地解决内部派系纷争的问题。在围绕各自利益举行的争斗中,中芯国际跛着脚走到了今天。
这不,现在纷争又随着心高气傲的梁孟松再次出走,而暴露在了民众的视野之下。
04兵临城下,亟需止戈为武
着实梁孟松与蒋尚义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稀奇显著的裂痕。
蒋尚义甚至公然为梁孟松背书,对他的能力示意高度肯定。在台积电的时期,蒋尚义也曾经是梁孟松的上级。
蒋尚义也是芯片研发的“大师级”人物,此前因“小我私家缘故原由”脱离中芯国际,去到了武汉弘芯。但与这家公司反面,于是在公司被国家队接受之后,选择退出。
对于在武汉弘芯的履历,蒋尚义缄口不谈。
关于蒋尚义回归的新闻,着实传出来得比较早。那时市场对于蒋尚义重新加入中芯国际的期待,是希望他能充当现任董事长周子学、赵水师、梁孟松之间的毗邻纽带,让中芯国际高管之间变得加倍团结。
然而对于一个欣赏自己的人的到来,却梁孟松反映云云猛烈。
梁孟松自己示意,公司在约请蒋尚义之前没有和自己商议,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自己也没必要继续留在这里。
若是梁孟松所言不虚,那么公司实际上是绕过梁孟松,将蒋尚义请了回来。
至于为什么要绕过梁孟松,其中缘由耐人寻味。
我们只是以为匪夷所思的是,为什么在这样一个用人之际,中芯国际要闹出这么大的事情。
经由特朗普这一任总统的倾力相助,台积电、三星最近可谓顺风顺水。
现在全球半导体行业行将进入寡头垄断的款式之中,芯片研发的头部企业高通、苹果、华为海思等等,与台积电和三星两大晶圆厂之间合纵连横,是现在市场的主旋律。
台积电、三星围绕2/3nm芯片制程的研制展开了猛烈的争取,现在打得不可开交;曾经的“芯片三巨头”之一英特尔,都由于卡在7nm制程阶段,而被逐渐边缘化。
而中芯国际正受到制裁,ASML已经最先研发1/2nm光刻机,台积电2nm制程也已经最先研发。
半导体代工行业人才和手艺紧缺,找到合适的人选并不容易,拿到必须的生产装备更是难上加难,加上公司内部斗争使得原本中芯国际制订的手艺赶超设计被打乱,中芯国际在手艺上能否保持竞争力令人担忧。
05结语
在中国高端制造业被“卡脖子”的当下,中芯国际作为中国芯片领域的最强战力,自然成为了“全村人的希望”。
可以说,现在的中芯国际已是群狼环视的局势,想方设法突围已是当务之急。但这几年却一直在内部“权力的游戏”之上耗费了太多名贵的精神和时间。
无论对于中芯国际,照样对于中国来说,这种价值都着实太大。
与其继续躺在“内卷”泥潭中,还不如止戈为武,奋发向上,去经受一国重器该经受的责任。